调查发现,当前存在的新能源车维修问题,不仅源于高科技配置带来的维修成本,还有售后服务能力不足,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原因。随着年底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的出台,“维修不便宜”的情况有望改善。
据悉,新能源汽车车身上有许多智能化零部件,采用先进制造技术,这些高科技或会导致维修成本增加。业内人士指出,如今新能源汽车进入维保高发期,售后服务需求增长与整个市场的售后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。
而且新能源车维修量不仅大且“车也新”。现如今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增加,汽车后市场的机遇也愈发明显,像与小鹏、蔚来、理想等造车新品牌建立了车辆售后服务的华盛,今年的维修保养业务收入2021年同比增长了190%。
相比之下,新能源车辆的日行驶里程数高于传统车辆50%,维修也对比频繁些,而且目前维保的新能源车辆大多车龄仅约1年左右、单车维修费达5000多元,而且维修工时费普遍较高。
汽修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指出,工时费贵即人工费较高,这也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大多具备高智能化,车身上有较多高科技的零部件和系统需要安装调试所致。此外,新能源车企毕竟处于起步阶段,配件库并不如传统燃油车的仓库密和备件多,因此大多零部件需要费时调货。
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越高,软件集成度就越高,软件的使用成本也越高,这也将成智能汽车的重要收益。采用车身一体化压铸工艺,是将原本设计中需要组装的多个独立的零件经重新设计,并使用超大型压铸机一次压铸成型,实现原有功能。好处是减少70%的车身部件,提升车架的抗拉刚度。但“一损俱损”,若撞坏则需整个大铸件更换,相当于返厂重新组装,成本高昂。众所周知,电池成本不菲,如果需要更换少则六七万元,多则十多万元。大部分车企提及的电池保修政策,大多指电芯,但电池组外壳等的维修则需自负。即便承诺电池终身质保品牌,大多也有约束条件,如电池正常衰减和意外碰撞都不属于质保范畴。而且只保“三点”远远不够,因为许多高科技配置的质保却被忽略了。
类似一体化压铸工艺,将电芯集成到底盘中,让其成为车辆底盘中的一部分。虽然可扔掉沉重的电池包壳体以及模组外壳,但同样是“一损俱损”的高维修成本。
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发现,当前大部分造车新新企业在为车主提供售后服务上还有一个共同点:这也就意味着,新能源车主目前是无法在售后市场上“货比三家”的......